“以前村集體有多少錢、怎么用,我們群眾不清楚,現在所有與村集體‘三資’有關的票據憑證都公開到平臺上了,通過掃描二維碼,我們就可以直接看到,監管平臺實現了讓群眾明白、干部清白?!?/span>
這是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紀委監委探索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的實踐。
前鋒區充分運用“科技+制度”現代信息技術,在全市率先建成集“公開、服務、監督”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實現了對村級資金使用、集體資產現狀、集體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夯實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
在具體工作中,按照“分級處置、分工負責”原則,明確村(社區)、鎮(街道)、區記賬中心、區級部門共19項職能職責。將全區劃分為4個片區,由區上4個紀檢監察室對口聯系;9個鎮(街道)27名片區監督員負責聯系村(社區)監督檢查;178名黨風政風監督員、122名村(社區)紀檢委員負責本村監督檢查等工作,對口聯系、層層監督等機制推動工作有序開展。
“針對項目資金違規支付、報銷不規范等10余種預警情形,我們設置了紅、橙、黃三色預警機制?!贬槍ζ脚_運行風險防控,該區村級財務審核記賬中心負責人給出了答案。
據了解,群眾只需在平臺輸入身份證號、姓名即可查詢本村會計賬目、資產資源和惠民政策等情況,通過“一鍵舉報”開展監督,實現群眾隨機監督、指尖監督,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截至2022年12月26日,該平臺共錄入資產5.11億元、資源72.1萬畝,線上支付26163筆7948萬元。
在日常的監管中,該區紀委監委通過平臺實時監測“三資”動向,提取異常數據、及時分析比對、從中發現問題,從原來的“事后監督”變為“全程監督”,防止村(社區)書記(主任)“一肩挑”后的 “一支筆”任性審批。2022年以來,該區紀委監委通過平臺發現問題線索5件,已立案3件,正在核查2件。(四川省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郭興)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