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安陽市新生代企業家商會組織20余名會員赴上海、嘉興進行紅色主題學習。商會會長謝飛,名譽會長黃洪亮、陳志永,黨支部書記楊素偉,常務副會長王曉飛,秘書長張關華、副會長劉春雷、馬春雨、劉俊祥、田超。理事雷飛、杜松、監事楊智捷,會員韋利永、程彥翔、張然然、賈貝貝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5月11日上午,商會組織參觀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追尋紅色經典的回憶。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舉行,來自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代表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等十三人,代表全國53名黨員出席了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一大會議對于中國共產黨乃至全中國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首先,這是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的第一次會議,它代表了當時中國Z先進的思想理論,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眾利益的政黨;我們的黨從無至有,經歷艱難曲折無數,時至今日,也更深一步地懂得了社么叫“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高深境界,無數的革命先烈創造了中國共產黨,泱泱大國所醞釀的巨變將是全人類史的偉績。星星之火,可以燎 原,正是由這十幾個人發起的中國共產黨,克服千難萬險,寫下了人間神話,從此掀開近現代中華民族渴求復興、為民族解放和重新崛起不懈斗爭的奮斗歷程。接著參觀了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是上海唯一的戰爭遺址,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參加這場保衛戰的452名中國士兵奮勇殺敵。打退日軍十多次瘋狂進攻,擊斃日軍200余名,掩護大部隊撤退。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更向國人和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不可亡的民族氣節。
5月11日下午,商會組織參觀了G60科創走廊,G60科創走廊是以G60高速公路為中軸,構建以松江新城為核心的“一廊九區”空間布局和“科創承載、總部研發、高端制造、服務集成、商業商務及現代物流相輔相成”的功能布局。規劃館運用高科技的元素生動展現變化和發展。參觀過程中,大家通過宣傳片、展板、實物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了松江區近年來在高端人才引進、產業升級轉型、創新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戰略部署、實施舉措和取得的成果,了解了從“松江制造”向“松江創造”邁進的歷史性進程。通過學習,啟迪了思想、拓展了視野、激發了動力。商會會員單位要學習松江科創驅動發展,唯實唯干、克難奮進的精神,進一步集聚人才,推進創業扶持,為安陽科技發展貢獻力量。接著和上海市安陽商會進行座談對接,良友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秦磊、書記沈紀良、上海安陽商會執行會長韓志和參加了此次活動。良友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秦磊詳細介紹了上海松江的招商政策與稅務政策。他提出非常歡迎安陽的企業家常來上海松江走訪交流,到松江投資興業。接著,商會會長謝飛代表安陽企業家進行了發言講話。他主要介紹了商會的建會背景,及這幾年的發展情況。隨后,雙方企業家就民營經濟、企業合作進行了交流。會議期間,商會向良友經濟開發區贈送了代表安陽的“甲骨文”。本次活動為滬豫兩地企業家提供了一次良好的交流機會,增進了雙方的互訪互信,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5月12日上午,大家一起去到沙家浜紅色教育基地,首先參觀了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館內陳列了400多幅民主革命時期沙家浜的革命歷史圖片和48件革命文物,再現了當年沙家浜抗日軍民魚水情深,共同抗敵的感人事跡。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觀看了反映當年戰斗場景的圖片、武器、生活器具等,傾聽著英雄的抗日事跡,重溫了革命先烈大無畏氣概,接受了一次深刻而生動的紅色教育。參觀結束后,全體黨員共同重溫入黨誓詞,學習先驅革命精神,使大家實地感受沙家浜“蘆蕩火種,魚水情深”的深刻含義,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時刻牢記黨員身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5月13日上午組織大家去到嘉興南湖參觀紅船,1921年7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由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一艘畫舫上繼續舉行并閉幕,莊嚴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艘畫舫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紅船開啟了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中國大地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就是“紅船精神”當代傳承的Z好體現?;厮荨凹t船精神”,不僅是因為它銘刻著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更是因為其中蘊含的革命基因昭示著中國共產黨的未來,沿著興國利民之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執著信念?!凹t船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我們將從回溯“紅船精神”的初心中汲取力量,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新時代繼續前進,在中國大地上譜寫出新的輝煌篇章!
5月13日下午,組織參觀了嘉興市宏豐機械有限公司和浙江宏源車輪有限公司參觀學習,在浙江宏源的會議室進行了紅色學習的座談會,其中,商會會長謝飛講到,通過此次的學習,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從無至有,歷經艱難曲折,無數革命先烈領導中國人民為爭取自由而進行斗爭,開創了新中國現代化的腳步,鑄就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程。我們在感恩和平,感懷幸福生活的同時,不會忘記那曾令人蕩氣回 、慷慨悲歌的昨天,接過革命先輩手中的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開啟建設和諧、小康社會新的航程,我們擔負起的,不是僅僅對黨的忠誠與敬仰,更是要志存高遠,做任何困難艱險和利益誘惑中永不潰敗的中流砥柱柱,牢記宗旨,腳踏實地,為安陽經濟繁榮與發展奉獻力量的熱望與行動。